人這一生,誰都希望,守得一人心,白首不相離。
對于婚姻內的男女來說,能夠白頭偕老度過一生,是對愛情至死不渝的追求。
可惜的是,兩個人相處久了,反而忘了當初在一起的初衷,常常在無意中做出傷害夫妻關系的行為。
第一,容不下對方。
我喜歡提一個概念,就是夫妻的正能量,現在的朋友、同事、親戚都生活在負能量之中,特別是夫妻。
結婚前,如果有人說你的對象不好,你肯定和對方理論,這就是正能量的體現。
可是,一旦結婚,眼睛就揉不得沙子,光看對方的缺點,完全看不到優點,今天一個缺點,明天一個缺點,結果優點完全被缺點掩蓋。
有來訪者說要離婚,我讓他想想對方的優點,結果不假思索地說一句:“沒有。”
聽到這樣的回答,我一般會覺得不可思議。
沒有優點,為什么當初還選擇跟對方結婚?
那現在導致離婚的時候,如果對方沒有變,那是不是我們自己變了,肚量變小了,沒有涵養了。
我們要時常感恩對方、珍惜對方,因為在這個世界上,夫妻才是最親的人,父母只和我們同居一家,而夫妻要同居一室,是相互見證彼此人生落幕的人。
感恩對方,不是要你一味去“忍”,忍到爆發時,雙方的關系就會徹底壞了。
感恩就是先接納他身上的缺點,再作為伴侶,幫助他明理,幫助他懂道,常與他溝通,這樣才能長久。
第二,夫妻只講道理,不講情面。
夫妻結婚后,難免會吵架,吵架是正常的事,關系一般的人不會吵架。
比如,我們經常看到孩子跟父母吵架,因為他有安全感,不會覺得吵完,和父母關系會改變。
我們一般不會跟陌生人吵,不會跟同事吵,因為不夠親密,缺乏安全感。
如果有一天,夫妻到最后連吵都懶得吵,兩人相見如“冰”,那問題就嚴重了。
夫妻可以吵架,但吵架的時候不要講理,因為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,兩個人講不清。
而且道理多了,關系就會冷。
你要爭得話,他說他對,你說你對,那既然都對,就離婚啦。
你要說我錯了,我要改正,對方的態度才會軟下來,認為自己錯了,要改正,這樣感情就會越來越深,摩擦少了,家庭就和了。
第三,夫妻之間無禮失分寸。
從小,我們就被教導待人要有禮貌,這不僅是個人的素養,還能幫助我們獲得好人緣,卻少有人教導我們,對待親密的人同樣要有以禮相待。
有人認為,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,就不必拘什么禮儀,講禮儀反而會見外,其實夫妻關系正因為太親密缺乏邊界感,才會特別容易發生矛盾。
我們與陌生人相處時,總是很客氣非常有禮貌,但是對親密的人總是肆無忌憚;
不會隨意侵犯別人的隱私,但常常入侵愛人的隱私,甚至毫不留情加以批評。
夫妻最可怕的就是無禮,無禮就會說出刻薄的話,侮辱對方的話,傷害感情的話。
說出這些話的人,都是最親近的人,都是因為失禮所致。
夫妻要是像情人一樣生活,像知己一樣相處,彼此相敬如賓,哪會有打架呢,哪會有生氣呢,珍惜都來不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