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,身邊總有一些女生:整天嚷嚷著找不到男朋友,一副恨嫁的樣子;當他們身邊出現了合適的戀愛對象時,又總是一副不敢靠近的樣子;想要愛情,卻總是求之不得;擁有愛情,卻總是無法長久。
在現實生活中,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群女人,她們常常告訴我說自己懼怕進入親密關系的人,就是一邊表達自己很想戀愛,一邊又說自己非常害怕開始一段戀愛關系。
結果最后往往越是這么,就越得不到自己渴望的愛情。
其實,在我看來,根本的原因是她們自己過于渴望愛,卻又逃避愛。
為什么令人羨慕的,總是別人的愛情?而你自己的愛情,卻那么枯燥乏味,甚至根本沒發生。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,到底什么樣的人總是無法得到自己渴望的愛情?
1、卑微的愛,很難出幸福的花
記得有段時間,朱丹的卑微式戀愛登上熱搜。
吵架冷戰,周一圍絕不哄她,一發話朱丹就服軟;
丈夫和助理同用一根吸管,她急忙出來力挺。
當所有人都為她打抱不平,她卻連連護夫。
連李誕都忍不住半開玩笑說,“丹姐,你們家的保鮮方法靠的是你的卑微”。
像極了張愛玲的那句名言:
“見了他,她變得很低很低,低到塵埃里,但她心里是歡喜的,從塵埃里開出花來。”
可事實上,卑微到塵埃里的愛情,從來開不出幸福的花朵。
因為卑微,會讓你成為一只倔強而膽小的刺猬,把自己的外殼全副武裝起來,而在內心深處,你渴望溫暖,渴望關愛,就像在沙漠中跋涉萬里的人對水的渴望。
所以,一旦有人對你好,卸下了你的心防,你就容易失去理智,在狂熱如火的沖動中失去自我。
害怕暴露自己的缺點,變得小心翼翼;
不敢鬧小脾氣,怕把他“作”跑了;
自己不高興,卻還怕對方不高興;
不敢拒絕他的要求,一次次放低自己的底線……
飛蛾終究抵不住火舌的誘惑,悲劇的種子也就此埋下。
愛過才懂得,原來愛情最是勢利,不但講究錙銖必較,更容易恃強凌弱。
一方愛得越滿,越容易失去自己,只會趨奉對方。
另一方得來越易,越不會珍惜所愛,反而輕視鄙薄。
最終一個人的堅守,變成兩個人的疲憊。
只是一個越陷越深,無法自拔。一個熟視無睹,棄若敝履。
愛得太深,真正是一場災難。
2、戀愛腦的愛情,終究一場空
我真的見過很多墜入愛河的女人,她們往往把愛情視為生命的全部,一旦失去了,就覺得天要塌下來了。
就連娛樂圈也不乏這樣的女性,鄭爽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。
眾所周知,鄭爽在每一段戀情中,也都顯得過于低姿態,甚至被網友嘲為“戀愛腦”。
和張翰戀愛時,她認為自己配不上,很自卑,便努力改變自己,甚至去整容。
后來和胡彥斌在一起,她依舊無條件討好,為他寫書,記錄她與胡彥斌的100件小事,其中一條,看了忍不住心酸:“支持你做任何事情,哪怕是玩玩感情,我都能接受你的放縱。”
就連和張恒在一起時, 依舊是鄭爽卑微求和。
在她們的世界里,為了所謂的愛情不顧一切,以為"有情飲水飽",認為愛情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。
甚至也有女生會為了自己的愛情,不顧友情不顧親情也不顧學業和前途,好似只有不顧一切的為了愛去付出,才能配得上愛情兩個字,否則就不是真愛了。
所以,她們越是在乎,越容易患得患失,渴望親密和陪伴又敏感多疑,在感情中特別喜歡試探對方,習慣自我犧牲式的付出,獨處的時候又怕被拋棄,一但能和戀人建立聯系,就像抓住救命稻草。
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:先動情的人,輸得最慘。
這句話雖然有失偏頗,但也能說明一些道理。
3、太過理想主義的愛情太不真實
真正渴望愛情的人都對愛情充滿期待,抱有浪漫主義的幻想。
他們視愛情如一個美麗而易碎的童話,因為過于重視而顯得小心翼翼。
大概是因為對愛情的想象太美好,很多人在遇到心動之人時,不只是心生歡喜,更會生出一種恐懼。生怕自己做錯了什么,與愛情失之交臂。
把另一半想得很完美,最終得到的結果就是戀愛越談越失望。
朋友小Q就是剛提到的理想主義者,她一開始認為自己的男朋友特別好,是自己的白馬王子。后來發現他越來越多的缺點,就特別失望,總忍不住跟他吵架。
這就是因為在親密關系中很多的沖突,其實是過度理想化另一半引發的。
說白了,她們喜歡的是戀愛的感覺,是幻想中那個完美的TA,所以并沒有真正去了解自己現實世界中的伴侶。
曾有來訪者告訴我:她想找一個強大,能夠永遠保護她的男人。一旦發現對方的脆弱,內心就有想分手的沖動。她苦笑說:早知道他那么菜,我才不會浪費自己的時間。
愛情是很美好的,但它并不是完美的,你要允許它有瑕疵。
我建議真的應該去感受一下愛情,甜蜜也好,受傷也罷,別人口中的所謂的愛情怎樣怎樣都是片面的,最好自己去感受,你才能知道愛情究竟什么樣。
你要明白,你想要的,從來不會缺席。只要去行動了,只要你做到你該做的,請盡情的展示自己。
愛默生說,愛情是自我價值在對方身上的投射。
你愈是珍重自己,才能從容揮灑,綻放風華。
當你認為自己不配被珍重,又如何能讓對方真心珍惜。
愛人先要愛己,才有底氣從容相愛,不討好,不強求。
愛己然后愛人,才有尺度把握愛情,不輕褻,不憂懼。
余生,請好好愛自己,珍惜愛別人。